调研手记 | 探索“双智”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探索“双智”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文 | 区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陆铁龙
“十四五”期间,嘉定区紧紧抓住汽车产业转型新机遇,强化汽车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不断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脚步。2021年开始,嘉定区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以嘉定安亭国际汽车城和嘉定新城核心区为重点区域,围绕“1+1+N+1”的整体架构,推动核心技术迭代升级,加快新型终端应用落地,打造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目前,“双智”试点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包含车路协同环境建设、智算中心、车城网平台、全息路口、网联公交等项目,并与上海市CIM平台、智慧交通相关平台融合打通,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构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双智实践样板和示范标杆。
智能网联汽车上高速
近期,我带队前往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创新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及相关重点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双智”试点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愈发感觉我区“双智试点”带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待提升。同时,通过和企业的沟通,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这也使我对“双智”试点如何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加强辐射带动,
赋能汽车制造业加速转型
当前,全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以产品研发、运营企业等服务业企业为主,虽然有禾赛科技、初斟智能等国内领先的硬件生产企业,但总体来说智能网联相关设备、智能座舱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较少,智能网联汽车带动全区汽车制造业发展仍有些乏力。
下一步,要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领域突破,培育一批智能零部件供应链重点企业,实现网联化先发引领、智能化大幅跃升、电动化全面渗透。一是加快车路云协同技术攻关与装备研发。围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导向,面向产品落地和应用需求,开展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推进车载终端、智能路侧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和商业化。二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迭代中智能座舱、智能人机交互以及智能驾驶等新需求,推动以上汽系为代表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推动传统汽车制造业向新型汽车制造、汽车电子、集成电路、信息通信、智慧交通等多产业融合转变。三是塑造汽车产业“软硬协同”生态圈。充分发挥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的集聚作用,鼓励车企做好汽车软件算法的前瞻性布局。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硬件支撑提出需求,将软件能力直接下沉至最底层硬件平台进行绑定,推动整个产业链在组织上、流程上和理念上从以硬件为主向“软硬协同”转变。
加强模式创新,
赋能商业化模式落地
嘉定“双智”试点建设运营的过程中产生了海量车端、路端、城端的基础数据,但相关数据尚未实现有效统一归集和应用服务,现有智慧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增强。
下一步,要构建“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的车路云协同发展模式,培育车路协同商业化运营新模式,支撑汽车产业和智慧城市的变革。一是探索车路协同增值服务模式。挖掘智能网联汽车的载体价值,围绕客户价值为中心推出定制化智慧服务;探索上汽大众、蔚来、飞凡、智己、理想等整车企业与“双智”建设数据成果协同创新,并探索赋能“双智”成果价值提升的付费商业模式,建立基于车端、路端和城端基础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模式。二是推动多场景车路云协同的规模化商业运营。推动公交、出租、公务车辆、干线物流及市内货运等车辆率先装配C-V2X车载终端,鼓励上汽、蔚来等本地整车企业前装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设备,大幅提高渗透率,逐渐推动车路云协同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量产。三是探索输出可推广复制的“双智”建设模式。持续发挥嘉定“双智”试点的中国特色和长板,推动智慧基础设施赋能智能驾驶,形成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向周边城市、“双智”建设探索起步较晚的二三线城市输出成果并形成商业价值。
加强生态打造,
赋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近十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嘉定区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中国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第一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第一条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等,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带动产品更新迭代、引领产业升级方面还需加强。
下一步,积极发展“新技术+交通”建设模式,构建以“路”为载体,汽车、通信、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产业链。一是扩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集聚效应。强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招商引资,引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独角兽”等企业,推动相关企业在嘉定设立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总部、制造基地、研发中心等,推动嘉定区由“汽车制造”向“汽车智造”转型,进一步塑造汽车产业新生态,强化嘉定汽车产业主导地位。二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延伸。改变传统汽车供应链实行的垂直供应模式,引导产业链参与者实现角色转变。支持鼓励造车新势力、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与传统整车厂商进行跨界合作,重塑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价值分配。推动整车厂将产品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三是推动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推动试点成果推广,吸引多元主体参与技术研发创新及功能优化探索,加速产业新生态特色集聚,支撑嘉定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高地。打造“智能场景应用+高端装备制造+研发中心”的产业体系,构建集智能制造、研发创新、数据处理、人才培育、测试应用为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编辑:戴懿昕(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