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第一单丨从管理者变合作伙伴!助力建筑业营商环境优化向纵深推进
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市容市貌的提升,都离不开一个个项目的建设。而每个项目从开工到建成,涉及各类报批和备案,流程复杂、手续繁多是每个建设单位都绕不过的一道坎。通过“一网通办”“一网优服”等举措,提升办事效率是近年来嘉定区建设管理行业持续优化建筑业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新年伊始,在2023年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表彰名单中,嘉定区建筑业事务受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科光荣上榜。今天的“开年第一单”系列报道,让我们走进嘉定区建筑业事务受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科,了解其在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
“桩基先行”优化再造许可流程
提升工程建设开工速度
“您的桩基许可下来了,可以在电脑上查看。”1月20日上午10点,嘉定区建筑业事务受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科工作人员在查询到未来城市项目桩基施工许可通过后,立即致电该项目前期负责人李锦,提醒及时查询和打印电子版证书。
“谢谢!谢谢!没想到这么快就批下来了。原来还想着拿到整体的工程施工许可要等到四、五月份,现在我们马上就可以开工。”电话中,李锦对工作人员一再表示感谢。他表示,对企业来说,这是新一年最好的礼物。
从1月18日未来城市项目在“一网通办”联审平台提交开工申请,到1月20日上午拿到桩基工程施工许可证,全过程审批流程仅用时2天。受理审批科科长李振宇介绍,这得益于2022年7月上线的“一网通办”平台“桩基先行”的全面推行实施。“桩基先行”将桩基施工部分独立进行审批,改变了以往必须拿到整体施工许可后才能施工的操作流程,至少可帮助企业节约2至3个月的开工时间。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采用‘桩基先行’独立审批,后续审核同步开展,可以帮助企业早开工、早建成、早出效益。”区建筑业事务受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科科长石峰表示。
看似一项简单的审批优化,背后却是对原有审批流程的再造,以及对各项法律法规的整理。2022年上海提出推进建筑行业优化营商环境5.0版,接到任务的优化营商环境科会同各审批及监管部门,针对新举措可能涉及的行业规范、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了反复调研,并召开专题研讨会,最终在法律许可的框架内,解决了桩基先行开工所需的必要条件、申请手续和事中事后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这一新举措得以快速落地。
为“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上线
提供“嘉定经验”“嘉定方案”
工地要实现开工并完成最后的竣工验收,首先要完成给排水、供电、供气和网络的接入。这就需要企业多次跑不同部门,提交多份材料,有些材料还需反复提交,费时费力。
2022年初,上海颁布了《2022年上海市全面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点》和《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嘉定作为第一批探索“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任务的试点区,这一重任又落到了嘉定区建筑业事务受理中心优化营商环境科。
“这几项市政公用设施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环节多、事项多、时间长,各管理部门法律法规又自成体系,数量庞杂,要完成减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嘉定区建筑业事务受理中心副主任陈善明介绍。
全面梳理现行申报流程、找出可整合优化部分、沟通协调各职能单位、与上级单位沟通政策可行性、建立容缺受理的可行性方案。优化营商环境科在草拟相关制度的过程中,还在已申报开工的企业中开展先行先试。从事医用硅橡胶导管、肿瘤热疗仪器开发和生产的上海淞行实业有限公司,在竣工前申请用电用水过程中,区建筑业事务受理中心提前介入,运用“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的办事理念,统一协调相关单位,仅用了24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公共市政设施接入的各项手续,保证了企业按时完成竣工验收。
“前期,工作人员指导并帮助我们整理了所有申报所需要的材料,我们只要线上申报即可,不像以前要来来回回跑多个职能部门,为我们企业减轻了很多负担。”上海淞行实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宋波表示。
2022年4月,优化营商环境科最终拿出了“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办事指南、办理程序和服务规范的修改意见,并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这为2022年11月“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系统上线“一网通办”总门户提供了嘉定方案和嘉定经验,推动了市政公用事业服务的再升级。
目前,依托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实现了一表申请、全程网办、限时接入。“企业少跑了,后续工作就需要我们顶上去。通过数据多跑路,将流程压缩优化的同时提高了效率,企业、管理部门实现了双赢。”陈善明介绍。
从管理者变为合作者
转变思路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2022年上海市营商环境5.0版推进期间,嘉定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优化营商环境科参与拟定了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管理标准化、前台一窗收发、后台联合会审、建立正面清单、拓展项目类别、试点区域评估、完善“验登合一”流程、双周例会等多项优化措施,还完成了“拿地即开工”“费用减免”“验登合一”等一系列惠企改革,让企业享受到了“一站式办理施工许可”“一站式综合竣工验收”的便捷。
嘉定区打造的全生命周期优化营商环境模式,在验收环节同样增加了创新举措。为了缩短竣工审批流程、提高效率,尝试分期验收。项目单体完工一批验收一批,使造好的项目得以迅速投产使用,真正将“店小二”的服务理念,贯穿到从申报到验收的整个建设环节的全流程。
新年伊始,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正式发布,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新的工作目标。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总体要求对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优化营商环境科全体工作人员心中,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营商环境优化一直在路上,已经成为大家的工作准则。嘉定区建筑业事务受理中心主任杨志龙表示,不断转变思路,以“店小二”的身份、从合作者的角度来发现、考虑和解决问题,已经根植于所有工作人员的办事过程中。
“抛开管理员的身份,将自己代入到申请企业的角色中。像合作伙伴一样,从企业的角度找到各项审批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框架内加以克服和突破,从而真正提升政府职能机构的办事效率,助力嘉定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实现提质增效。”杨志龙表示。
编辑: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