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频道

嘉定一网通办

大家聊创新丨郑磊:腌do鲜

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浏览:

今天的上海,创新无处不在。如何把创新的苗子挖出来,让创新圈里的新人新点子交融互动?在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一个名为“腌do鲜”的众创沙龙,如同创新的孵化器,让创业者、研究者、管理者从线上到线下跨界对接,广聚天下英才,为青年创设更多创新创业的空间和舞台。

d877ed7439c94b43a3eb0fc85d0a30d0.jpg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文汇报社联合出品的《大家聊创新》系列纪录短片正在热播中,以专家视角讲述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生动实践。今天推出第二集《腌do鲜》,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带你来到众创沙龙参与一场思想的碰撞,走进城市数字治理的火热现场,感受创新赋能下的智慧城市。

郑磊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

◉ 创新,需要跟别人碰撞、激发、交融。

◉ 城市治理创新,是交响乐,不是独奏曲。

◉ 真正智慧的城市,是技术在底层、在幕后赋能。

碰撞、激发、交融,“炖”出美味

“腌笃鲜大家可能很熟悉,江南一带一道春天的美食。为什么众创沙龙会用腌笃鲜这个‘谐音’呢?我觉得腌笃鲜其实体现了一种跨界的碰撞、激发和融合。”


b5045fd8044f482db336088943d42eca.jpg

e62fc88d34624af8802c4b8f2995f2e7.jpg

“治大国如烹小鲜。水放多了,会太淡;盐放多了,会太咸。腌笃鲜的巧妙之处在于不用放盐,因为咸肉自带‘精盐’,也就是经验。”郑磊将来到“腌do鲜”众创沙龙的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人士比喻为腌笃鲜的咸肉、鲜肉、春笋,“把他们放在一起,来个碰撞,慢慢地‘炖’,或许就能‘炖’出一道美味。”

3cac61521d0c43a1ba06e6c445ea1d40.jpg

郑磊说,“腌do鲜”的“do”,代表一种行动,创新不只是坐在那里空谈,是要真正地产生产品、设计,通过联手合作,形成创新的方案。创新也不是靠一个人闷头就能想出来,需要跟别人碰撞、激发、交融,才能孵化出成果。

“我们在这里做过一场众创活动,与静安区人社局合作,邀请各领域人士,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怎么让‘萝卜’找到‘坑’,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能找到工作;同时让‘坑’找到‘萝卜’,就是让公司能找到需要的人才。”

f96a428b6733407c869ea361f64b799d.jpg

bfad82dfac8146b0b33582de8280513e.jpg

作为一个研究和体验中心,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的使命就是在数字时代和移动时代,研究政府治理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郑磊认为,把“腌do鲜”放到政府治理创新的场景下,带来的启示就是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政府一方的事,它是一部交响乐,不是一首独奏曲。如果把政府比喻成“咸肉”,还需要有“鲜肉”,就是年轻人的新的创意,创业公司、创新团队的新的想法,包括市民的新的点子……把它们跨界放到一起,过程中还要多方协同,形成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010624053f114c8b8091757c719552cd.jpg

3d0cbeaefd15433f88aaebfcd807bbe6.jpg

走进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敞亮舒适的一楼大厅内,“零差别”综合业务窗口整齐排开,实现“跑一个窗、办所有事”,受理人员如同“全科医生”接待着前来“问诊”的每个人。郑磊说,“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中,很多流程的再造、服务的设计,都是围绕老百姓的具体需求和痛点,让市民更方便地办事,少跑路、少带文件、少花时间,这当中每一个小的创新点,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大的‘核爆点’。”

63363c2c55404dc1ac2273311ec456cf.jpg

449888baac234c8c91fdaad23607a261.jpg

d34a823ea90f470e8b9de9c247378354.jpg

被誉为“城市大脑”的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已经从1.0迭代升级到4.0版,初步形成了全域感知、全数融通、全景赋能、全时响应的智能治理支撑体系,在技术的赋能下不断创新。郑磊用了一个比喻:“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就像天鹅的两只脚,水面上是优雅的天鹅,水面下其实有两只脚在拼命地划动。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些人,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岁月静好。”

c20f63e104664cc18b9ae99099f42e53.jpg

d35e0f2db7bf4e0a9286979aaad8cd84.jpg

325bcfeaef9b4fd1b6cc640598e9fdc2.jpg

他同时也指出,技术是一个双刃剑。城市数字化转型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还是要有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那就是人的感受,能否给市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让技术和城市“为人而转”,而不是让城市和人“围着技术转”。

744776a0d1774274a5c0d7b74b999361.jpg

未来的创新着力点在哪里?郑磊认为,首先要看市民、企业的痛点在哪里,要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真正智慧的城市,技术在底层、在幕后,向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赋能。“用户没有感觉被打扰、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学习成本,就能享受到数字带来的红利,这是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应该带来的结果。”

20df6a0432f9456190d5d24cd9128afd.jpg

201e56d87c6046c2909d0b0a15d00435.jpg

b6084f96e8454abe98a39e517ee89b6b.jpg

尾图.jpg

来源:文汇报,编辑:卢泽斌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