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基层治理“最末梢”,嘉定公安探索微网格建设
基层治理如何从“最后一公里”细化到“最后一百米”?今年以来,嘉定警方探索微网格建设,通过将人口协管员、城运队员、联勤队员、社工等原有社区力量整合转化为网格员,打通居民小区、村民小组、楼宇市场等最小治理单元的“神经末梢”。
位于嘉定工业区的万商灯饰市场占地百亩,建筑面积近7万平米,底层为经营店铺,楼上为居住、办公,入驻建材加工、商品批发等多种业态商户达170余家。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市场内经营业态复杂、人员流动频繁,安全隐患丛生。
“我来的时候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乱,群租特别多。”市场业主陈思回忆道。
今年初,微网格试点建设推进实施,市场被划分为4个片区,各配备3名网格员。同时,嘉定警方通过集结市场自主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各方热心群众,壮大社区警务力量,为市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障。
“我们通过微网格整合公安、城管、市场等职能部门,把执法力量拧成一股绳,同时让市场里的居民、商户也参与其中,让他们把基层问题更快反映给我们,这样一来能够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嘉定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基层指导科科长朱劲超介绍。
借助部门联动和居民自治共治力量,市场顺利推进防盗窗拆除、规范停车管理等治理项目,市场环境面貌也焕然一新,治安状况大为改善。今年5月以来,万商灯饰市场110警情同比下降54%、12345实现“零投诉”。
今年以来,嘉定公安在不打破原有网格体系的基础上,实现警务网格与村居网格匹配,并以近5倍的数目细分成微网格,将人口协管员、城运队员、联勤队员、社工、居委干部等原有的社区力量“变身”网格员,开展统一评估。
微网格建设试点4个月以来,试点区域主动发现处置各类隐患问题5.1万起,第一时间回应解决市民反映的社会治理问题2100余件。
除了将基层社区力量转化为网格员,嘉定警方还推出“e嘉人”小程序,功能包括地区热点新闻、平安志愿建设和问题隐患反馈等,小到身边的纠纷,大到违法线索爆料,都可以通过平台向公安机关反馈。目前,通过小程序注册“e嘉人”的用户达到19.4万余人,在微网格就地解决群众反映各类问题诉求1580件。
“e嘉人”小程序
“嘉治理”则是嘉定公安指引微网格力量开展“微巡逻”和精准处置的数字化平台。目前,“e嘉人”和“嘉治理”分别承担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和网格员自主发现情况、处置及信息流转、反馈的功能,一体两翼、内外衔接,形成问题内外“双循环、双闭环”处置流程。
“e嘉人”小程序
“通过微网格的形式,能够和居民直接面对面,他们反映的诉求我们第一时间收集到,也能够第一时间在微网格当中去予以解决、予以处理。”嘉定公安分局政治处主任聂青云说,“居民需求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大家都实现了较好的良性互动。”
接下来,微网格建设将在全区范围推广,融合各方力量推进网格内各类社会治理工作取得切实成效。
编辑: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