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更广、更低价,看这家企业如何探索“汽车之眼”的进阶之路
F1赛车的轰鸣让全世界为之沸腾,跳跃在产线、车间、实验室的“新”脉动,也让人心潮涌动。上一期,小嘉走进嘉定的创新型企业叠铖光电,感受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澎湃动能,这次要介绍的是……
楚航科技
毫米波雷达
楚航科技位于安亭,其研发的第五代量产毫米波雷达产品已与长城、北汽、奇瑞、东风、海马、零跑等40多家主机厂达成合作,获得近70款主力车型定点项目,其中已实现量产搭载车型20余款,年出货量持续增长。
据了解,第五代毫米波雷达是当今市场上车载雷达的主流产品,2023年,楚航科技顺利实现第五代量产雷达产品国产化替代。不过,他们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抽出6名技术工程师组成小组,专门研究如何让现有的第五代雷达实现降本增效。这支小队用了近1年时间让产品从“降本保效”变成“降本增效”,目前,迭代产品已在某车企试装上车。
“想要让产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只有不断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才能受到主机厂的青睐。”楚航科技品牌总监何晓梦介绍,新研发的这款雷达成本更低、精度更高,预计将很快实现量产。
小嘉在楚航科技位于汽车金融港的临时办公点看到,这里配备国内唯一自主开发的自动化测试暗室,可以同时自动完成速度精度、角度精度、距离精度、雷达威力图、EIPP等测试,研发人员则根据各项测试结果优化射频以及算法设计,不断完善产品性能。
第六代波导天线
此外,由楚航科技担任组长,联合全球3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制订的ISO/NP 13389《道路车辆 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试验方法》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批准立项。该行业标准的建立不仅能够确保进入市场的毫米波雷达产品符合国际基本标准,更有助于中国的雷达企业迈向海外市场。目前,楚航科技已与德国某知名主机厂达成项目合作协议,对接其下一代雷达平台,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此外,楚航科技还与马来西亚Perodua、韩国ERAE等客户达成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三年之内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楚航科技创始人楚永彦表示,未来将增加8到12条产线,预计车规级雷达年产能可达500万颗。
作者: 通讯员刘一剑
编辑: 王泽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