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6个配套文件出台近一年,嘉定的相关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如何?11月13日,区委书记马春雷,区委副书记、区长杲云等领导,分别来到嘉定镇街道、新成路街道、南翔镇和江桥镇,对此进行专项督查。
“用于服务居民的社区经费够不够?”“居民区‘一站式’服务窗口反响如何?”……在嘉定镇街道桃园社区,区领导马春雷、周金林、周文杰等针对“完善居民区治理体系”不断发问。马春雷表示,检验实际成效的标准,就是要看基层基础工作有没有得到加强、群众关注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基层队伍是否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当得到居委会书记们肯定的回答后,马春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居委的全部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服好务。”马春雷指出,要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让群众满意。为老百姓服好务,关键是要了解需求、满足需求和引导需求,需求导向是我们做好服务的最基本出发点,社区工作者要增加对于个体需求的关注,通过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帮助老百姓解决急难愁问题。马春雷强调,社区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更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同时还要为群众提供更多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
座谈会上,区领导还就社区党支部书记进编享编落实情况、居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情况以及居委会减负增能落实情况,听取了相关汇报,并与嘉定镇街道、新成路街道、嘉定工业区的社区书记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有十余年居委(社区)书记工作经验的嘉定镇街道丽景社区党总支书记申河告诉马春雷,今年上海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年龄段居民区书记实行事业待遇,极大地调动了众多和他一样的基层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未来他将更加努力工作,想方设法为群众服好务。
对嘉定而言,无论是确保城市有序运转,还是激发社会活力,针对基层的改革都是现实之需,并且直指未来。在新成路街道,区领导杲云、沈华棣详细了解街道体制改革的相关情况。杲云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社会治理要求提高的形势下,嘉定的街道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平稳过度,且执行较到位。下阶段,各街道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区委相关要求上,牢固掌握文件内涵和精髓,消化吸收并变成自觉行动,从群众根本需求出发,发挥社会自治组织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百姓;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多去基层走走看看,找准工作重点和着力点,通过探索和创新,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改革工作落实到位;要注重人才培养,优化区域环境,加快修补发展中的短板,留住更多的优秀企业和招商人才,推动改革成果尽快落实。
目前,嘉定镇街道、新成路街道和真新街道已基本完成街道机构改革任务,招商引资职能已完全剥离,年底将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环境营造、村居管理及招商队伍建设开展相关工作。新成路街道细化了党政事业机构工作职责及人员分工,明年将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及相关机制;真新街道实现“6+2”机构设置与职能整合、取消招商职能与经济结构调整等“五个同步推进”,工作重心将逐步转向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今后将重点为人才营造创新创业环境,研究专业市场稳定及转型相关工作;嘉定镇街道通过居民自治和社会协治等方法向“善治”转型,城市运行更加平稳有序。
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区域化党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加强社区工作者管理工作等社会领域的再次转型,变得自然而迫切。区领导董依雯、周文杰一行先后走访了南翔镇、江桥镇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对相关工作进行督查。听取了两镇的相关汇报后,董依雯要求,把推进党建服务中心工作和社区工作者管理中做实、做强、做好。做实不仅是指工作上做实、政策上落实,还要实现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做强是要配强党建服务中心队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工作干劲和力度;做好则要在社区党建的“建设”和“活力”上下功夫,取得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良好效果。
南翔镇和江桥镇在今年分别建立党建服务中心后,不仅坚持规范化运作以及长效管理机制,还各自形成了特色工作。南翔开通了智慧党建平台,将“互联网+”的理念融入到了区域化党建中,通过手机微信实现党员和党组织报到、党员活动管理、党代表网上工作室、党员微信主页等功能。江桥则建立了“中心指导+站点服务”的工作模式,设立志愿者工作室,开通“5180”志愿者服务热线,成立了一批志愿服务团队。同时,两镇按照《嘉定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体系指导意见(试行)》要求,进一步规范社工的薪酬管理体系,11月底前将按职业化薪酬体系规范发放第一笔薪酬。
来源:《嘉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