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全区2200多名经济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走进企业、单位、个体户营业场所等,开展第四次经济普查入户清查工作。为了解普查员的工作状态和普查工作的难易,记者近日作了一次跟随体验采访。
9月13日,记者随嘉定工业区三里村的经普指导员朱一凡、普查员张旦璐,来到上海建工嘉定工业园区开展清查。
走进建工工业园,只见园区门口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依法普查如实申报,真实反映经济面貌”的宣传语。朱一凡和张旦璐首先来到了一家烘焙食品加工企业,她们首先交给企业负责人一份“致企业(单位)、个体经营户的一封信”,简单告知自己此行目的。随后,她们便指导负责人如实填写“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情况表”。记者发现,在这张表格上,有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详细名称、行业类别等16项内容需要填写。由于当天财务人员不在公司内,朱一凡便与负责人约定,过几天再上门收取清查表。
“如果正常填写表格,一家企业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但经常会遇到负责人或财务人员不在的情况,所以跑多次也是很正常的。”朱一凡告诉记者,她是三里村的青年干部,参与经济普查还是第一次。三里村的企业相对较少,总数约70家左右,但村里3名干部兼职普查工作,仍需要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跑企业。而有些街镇,一个村、社区就有数百家甚至上千家单位。
做为一名“软妹子”,朱一凡坦言,在10多天的清查工作中,受到不少“惊吓”。“一次,我到一家废品回收企业清查,推开门,只见昏暗的灯光下,几名壮汉翘着二郎腿坐在办公区内,一时间真的有些害怕。好在企业负责人非常配合我的工作。”还有一次经历就不那么美好了,她在一家仓储公司清查时,亲耳听到了工人对其外貌、身材的评论。“感觉非常不友好,但作为一名经普工作人员,需要以更专业的姿态来对待这种议论。同时,我们也希望企业能够配合经普工作,如实申报。”普查员张旦璐遇到的则是厂区两条半人高的大狼狗,怕狗的她硬着头皮走进厂区登记信息,完成了工作。
事实上,朱一凡和张旦璐只是全区2200多名指导员和普查员中的一名。为了此次普查,从8月份开始,他们参加了区、镇两级培训,入户清查之后,他们还要将信息录入手持电子终端(PAD),并再次到企业所在地进行定位等,确保录入的信息真实、准确。
“清查表相对简单,等到正式普查开始,还需要填写企业一年来的相关经营情况等,更复杂,比如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研发活动等内容。”区经普办副主任朱艳告诉记者,从第三次经济普查情况来看,当时普查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约8.8万家,近年来随着动拆迁和拆违工作的开展,变动很大;商住楼和专业市场的清查是此次普查的难点,区经普办将会同街镇、园区物业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确保“地毯式”清查没有遗漏、信息准确。截至9月18日,嘉定已有3.5万户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基本完成清查。
据悉,9至12月份的单位清查工作结束后,将进入正式普查阶段:普查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度资料。
来源:《嘉定报》记者 顾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