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之畔,总投资6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0.98万平方米的南外滩金融中心正拔地而起,这一未来上海新地标的宏伟蓝图背后,是无数坚实基础的支撑。在机器轰鸣的基坑施工现场,两台来自嘉定企业上海泰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DMP工法搅拌桩设备巍然挺立,成为这场“地下攻坚战”的先锋力量。
作为上海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和金融集聚带标志性建设工程之一,南外滩金融中心项目位于外滩金融集聚带南端,基坑总面积55800平方米、普遍开挖深度超10米,建设难度不小。“基坑距离黄浦江20米、轨道交通4号线隧道39米,紧邻南浦大桥匝道,最近的地方只有23.5米。周边密布历史建筑与市政道路,环境保护要求非常高。”泰烁建设负责人张爱建说。
由于项目临近黄浦江,地表下3米以下分布着厚度约11米的江滩土,渗透性较强,对止水帷幕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止水帷幕贴近用地红线和围墙施工,围墙外就是市政道路及保护建筑。“大型设备施展困难,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我们两台DMP工法设备在方寸之间精准作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压缩至极限。”张爱建表示。
张爱建口中的DMP工法是数字化微扰动搅拌桩的简称,是一种气、浆结合的施工工法,主要解决了传统搅拌桩在施工过程中桩身强度不均匀、信息化水平低、施工质量难以管控、置换土体较多、施工扰动大等问题。目前全国拥有DMP工法的企业仅20余家,泰烁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这两台DMP设备在实战中展现出强大协同能力。“在南外滩金融中心项目中,DMP工法以微扰动特性成为破局关键,设备凭借多层强力搅拌叶片与数字化精准控制系统,确保了深厚粉砂层中桩体的均匀性及可靠止水效果,最大程度保护了项目周边的建筑和道路。”
张爱建介绍,DMP工法的核心技术优势在于“透明化智能管控”,设备显示屏数据实时同步传输至现场监控大屏及云端。他在南翔的办公室远程就能看到自动生成的施工记录与质量报表,当工法桩形成曲线偏离标准“平滑W型”时,系统将即刻触发预警,管理人员可远程叫停整改,以数字铁律为工程质量护航。
南外滩金融中心效果图
此外,和南外滩金融中心同步施工的北外滩上海久茂置业329二期项目,同样采用DMP工法桩与静钻根植桩新工艺,实现了60米的打桩深度突破。
北外滩街道上海久茂置业329二期项目效果图
据悉,上海泰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扎根于南翔环贸国际大厦,除了南、北外滩的项目外,还参与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康桥二期集成电路生产线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苏州北站站房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南翔镇JDC2-0203单元20-01项目桩基工程等。
张爱建表示,自己从毕业起便与钢筋水泥为伴,拥有30多年基建经验,深知万丈高楼始于垒土,“人们总是惊叹于建筑的宏伟外观,但打牢基础才是真正的起点,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各个城市的蓝图夯实地基。”
通讯员于俊丽
王晨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