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故事汇——《红星照耀》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是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实验区,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延安,陕北高原上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和汹涌澎湃的黄河壶口瀑布,历史上一向是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1935年至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
1935年10月19日,陕北黄土高原秋风萧瑟,寒气逼人。一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精神饱满的队伍来到陕北苏区大门-赤安县吴起镇。当战士们看到街上挂着红旗时,顿时欢腾雀跃,欣喜若狂。“到家了!到家了啊!”人们大声欢呼,紧紧拥抱。这是一支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队伍,他们从中央苏区瑞金出发,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历尽千难万险,横跨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撤出中央苏区踏上长征路途时,中央苏区红军有八万多人,可是到达这里时,却只剩下不足八千人。队伍喘息未定,一个消息传来:一直尾随的国民党军4个团正气势汹汹地向吴起镇扑来。毛泽东当机立断,坚定地说:“切掉这个‘尾巴’,不要把它带进根据地,作为送给陕北人民的一个见面礼。”10月21日7时,“切尾巴”战斗打响。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消灭国民党第35师一个骑兵团,击溃国民党第32、36两个骑兵团,缴获战马数百匹和山炮、迫击炮数十门。
编辑: 贺小蕾
来源:嘉定区图书馆